八千公里外,我找到另一個家,明白了什麼叫天堂
一開始會想要參加YMCA斐濟團完全是因為這是一個看起來平常人不會去的地方,而且第一次參加國際志工,要先挑一個看起來安全一點的地方,斐濟看起來應該治安不會太差吧,衛生環境應該也不會太糟吧,團費看起來有點貴,應該不會有很多人參加吧,我覺得人少一點會比較安靜,然後出發時間好早喔,大學放假沒多久就出發了,其他團都到二月去了,一回來就直接開學……嗯,看起來斐濟團最適合我了!
報名之後還一直懷疑這會成團嗎,到快要結團的時候,其他梯隊都已經滿了,斐濟團還在尚有名額的階段,到了訓練會的時候才發現,啊!確定會出團了,然後人好少啊,當天也沒有全部的人都到齊,不過都已經知道航班是甚麼時候了,可以放心回去交代了!
出發的前一天沒睡得很好,大概是隔天要太早起床所以心理因素作祟,到機場的時候還有點小遲到,人看起來有點邋遢,但是很快就可以拋下台灣的一切了,以往出國都是跟團,每天都吃好睡好像在養豬一樣,所以這一次我在飛機上心情也是有點緊張的,不曉得第一個晚上要怎麼過?接待家庭很寒酸嗎?我會不會接下來幾天生病?會不會不適應志工團的操作方式?會不會……?
到斐濟之後,沿路觀察這裡的風景好像台東啊,而且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不過天空好藍,空氣也好乾淨,大家擠在狹小的車廂內,也是昏昏沉沉睡著了,中午到市區的時候發現這跟台中市的規模比起來小太多了,不過應該是想要買的東西都買得到,但是沒多久我們又要進村莊了……
一整個下午與村民互動,當他們在製作卡瓦酒的時候,我第一個想法就是「這是甚麼神秘的儀式嗎」,之後我仔細觀察,發現還滿噁的,完全用手下去搓,然後兩個碗就讓所有人喝完整缸,喝起來的感覺喉嚨有點麻麻刺刺的,但是味道沒有想像中的噁,結果就連續被灌了四五杯,我當天晚上還在想隔天會不會拉肚子呢,結果這東西反而很助眠,接下來幾天也斷斷續續喝了不少,後來也覺得這沒有很噁啊,之前完全是在用台灣人眼光來看這件事,這裡的人大概每天都在喝,反正來這裡就是把自己變成當地人就對了!
接下來的與村民互動就是讓我頭痛的時間,我最不會的就是認人,要在短時間內認識所有人然後叫出別人的名字,最令人不知所措的莫過於「他們都長得一樣」,接下來的時間同時也是可以和村民用英語交流的時刻,麻煩又來了,我從來都沒有和外國人講過英語,我的英語能力考試超強,閱讀原文書沒問題,可是聽力完全是鴨子聽雷,講就更不用說了,發音不曉得是不是正確,用法是否禮貌,表達意思是否清楚,詞性不分......但是我當下還是告訴自己,既然都來了就隨遇而安吧,更何況以當老師為夢想的我,不是最需要訓練認人還有溝通表達的技巧嗎?
第一個晚上特別忐忑不安,在分配接待家庭的時候,可能因為我跟其他團員不熟,所以後來變成落單的,一個人住進一個接待家庭,一開始我非常擔心,因為我的英文能力應該是所有團員裡面最差的,而且我平常很害怕和人互動,平常在台灣被人騙怕了,這樣我要怎麼和這個家庭相處五天……?一進房我就直接和我的家人說我的英文很破,但是他們說這完全不是問題,然後我又告訴他們我吃素,他們也說這沒有問題,接下來他們帶我看房間,兩張放在地板上的單人床墊,跟我在台灣的習慣一樣是打地鋪,白色床單像飯店的一樣高級,軟硬適中,房間很通風,於是我很開心的把行李全放下,再來他們帶我看廁所和浴室,房子太大了所以離房間很遠,但至少不是在室外,不過我完全嚇傻了,浴室竟然是只有一大桶水和一個水瓢還有一根水管,而且地板沒有磁磚,真的跟台灣差好多啊,而且很陰暗,只有外面一個小燈,但是他們說把燈拉進來很簡單,再來是廁所,沒有垃圾桶,然後沖水的按鈕是壞的,不過我往好處想就是,至少他們這裡是乾濕分離的,而且他們衛生習慣不差,至少我走靠近的時候是沒有聞到異味的,只是簡陋一點了而已,應該過幾天就習慣了。
吃飯時間到了,這個家庭成員很多,我又開始慌了,因為在台灣我的家庭成員很少,根本沒一次和那麼多人吃飯過,今天趕路已經夠累了,有一點不知道如何跟人對答,何況英文真的超彆腳,但是後來我逐漸融入了,因為菜色還滿好吃的,很像在台灣吃習慣的家常菜,他們好像也知道我很累了,然後要我早點去洗澡和休息,明天還有事情要做。
第二天一早,我還是一如在台灣的早起,空氣很舒服,陽光灑落房間,微風輕吹,遠處的雞啼讓我感覺好像回到在台灣的家,一夜好眠精神真的很好,於是我走出去散步,因為我們家好像也沒有要準備早餐的意思,村裡的小孩都陸陸續續要去上學,每一個都精神抖擻,而且看起來很高興,我很久沒有看到這副景象了,應該是說我根本沒看過,台灣的小孩看起來都好不開心呀,走了一圈之後對面那戶人家的人邀我進去吃早餐,結果發現原來兩個男性團員住在那裡,他們正在餐桌上用早餐,然後我也被塞了一堆食物,所以回到自己家就飽了。
這一天早上的工作是完成園遊會要用的海報,以及整理文具包散亂的文具,平常我很不會畫畫,但是我竟然用最短的時間把一張簡明扼要的圖完成,雖然也不知道上面的英文對不對,但是流程圖小孩應該看得懂吧,整理文具的時候發現好多其奇怪怪的東西,有一些村裡的年輕人也來幫忙了,畫了很久覺得肚子超餓,但是中午跟其他兩個團員去了一趟市區,所以沒有吃到午餐,緊接著又跑去小學和小孩子玩,這相當考驗耐心和溝通能力,一開始他們根本不看遊戲規則就很高興一直玩,但是他們高興就好,細節的部份就不重要了,看到他們有專注在玩,想獲得禮物就好,這很需要耐性,久了就習慣了,我還發現大一點的孩子還會想辦法要跟小一點的孩子解釋,之後還會有幾個小幫手留在旁邊幫我跑腿,如果香熄滅了還會幫去找打火機,並且維持秩序,可惜時間過得快,不然我已經慢慢習慣跟他們互動了。遊戲結束後,有剩下的線香,年輕人竟然一人點一根互戳,形成一副有趣的畫面,但是他們也說味道並不好聞。
回到村子裡面的時候,有一群孩子還是追著我跑,他們對於遊戲的印象非常深刻,然後就直接追回我家,這一天我給孩子們看我裝在手機裡面的瑜珈、太極拳影片,他們學得有模有樣,而且還要我幫他們錄影下來,另外我也給他們看了西班牙語單字歌,有幾個比較好學的小孩也很專注地開始獲取新知,下午的時候我也被小孩拉去隔壁人家作客,玩的很累,孩子的體力完全用不完,其實這一家人跟我們家是親戚關係,據說是同一個阿公,然後男主人是村子裡的牧師……果然不一樣,這家看起來比較有錢,客廳很舒服,於是我也不小心睡著了。
回家後開始了很像家庭禱告的聚會,大概一個小時,家人們要我跟著唱聖歌還有跟著禱告,最後發表感言,經過兩天下來我漸漸比較敢開口了,耳朵打開嘴巴也打開了,然後也跟著他們一起唱聖詩,過完一個溫馨的下半天。
在村子裡第三天,這一天我們要幫村子翻修公車站牌,原本的候車亭已經破爛不堪,我們的工作就是要把雨遮換新還有填平地上的凹洞,不過我們團員少,又幾乎都是女生,所以粗重的事我們做不了,就幾乎在候車亭後方的人家納涼玩遊戲了,這一次我也見識到斐濟人的工作效率,材料一直還沒來,所有人就一直等在旁邊沒做事,其實可以先把原本的東西拆下來,等到新材料來了就剛好可以裝上去,顯然他們這裡的想法是一切等到就緒了再說,這裡有一句俗話說:"Fiji time is Fiji no time."意思是說斐濟沒有時間的壓力。但是材料來了之後他們是做得非常起勁,有一種邊玩邊工作的感覺,在烈日下大家也可以做的很快活,工作也是一種社交,我感覺我們這群從台灣來的卻沒幫上什麼忙,假如要下去做可能還會拖慢工作進度,我們能做的只有拔釘和攪水泥,他們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我們那麼喜歡拔釘,其實我們只是覺得那很舒壓而已,因為台灣人平常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
鬼混了一個早上之後,下午是眾人所期待的海灘行程,搭著當地人搭乘的公車,越來越有自己也變成當地人的感覺,車上男女老少井然有序,每個人多少都提著一些從都市採購的貨物回家,這裡的公車如同早期的台灣,沒有玻璃窗戶,窗外的涼風就這樣把炎熱吹的煙消雲散,下車鈴是用一條線拉的,車資是下車前每個人給1.5元,還可以找錢,我覺得這坐起來比台灣的公車舒適多了。我想搭乘當地人常搭的交通工具是最能觀察風土民情的一種方式,這裡的人純樸,人民素質也很好,每一個人都非常守秩序,並且熱情,在路上不管認識不認識都會熱情的問好並且招手,跟台灣社會的冷漠和疏離相差非常多。
進入這處靜謐的海灘必須經過一個村莊,可以說是遺世獨立的地方,這一個村子看起來比我們的村子還要落後很多,聽說全村只有一間廁所,然後雞到處跑來跑去,觀察民房看起來也比較簡陋一點,但是聽說這裡是斐濟第一村,也就是最早有人登陸的村子,穿越叢林我們來到海灘,這裡的海比台灣乾淨多了,水很溫暖,然後沙灘也少有垃圾,但是我走了一回大概只發現三種貝殼和一種螃蟹,生物相比較簡單一點。
回家之後還是被小孩子圍繞著,他們也追問著在海邊看到甚麼,而且還吵著要我帶他們做運動,我是累了,一開始覺得受不了,但是以後也沒有機會了,於是每天都把體力耗盡,晚上也可以好好的睡,至少比在台灣完全是被學校課業弄煩得好,在這裡累得也心甘情願。
星期日早上,還沒醒來就聽到放很大聲的聖詩,醒來好像在天堂,卻也預告著今天是耍廢的一天,在基督教國家就是,安息日不允許工作,每個人的責任就是休息、吃東西、睡覺,再加上一點娛樂,今天同時也是從早哭到晚的一天,因為只剩下兩個晚上可待了,雖然知道離開村莊就是去別的地方玩樂,但是跟這裡的人已經開始有感情了,會捨不得離開。
還沒吃早餐的時候,媽媽忽然抱了一隻公雞進來,原先我以為那是跟別人家借的,或是野生不知道從哪裡抓來的,後來了解之後發現那是他們特地為我買的,我真的太感動了,在台灣很少那麼高興過,於是我抱雞,玩雞,看雞在我們家年輕人身上大便,充滿了樂趣,家人們要我把雞帶回台灣,我說這不被允許,大概會被海關查扣吧,所以他們說我走了之後會把他當寵物養,我還問他們會吃掉嗎,他們跟我掛保證說不會,這隻雞是我的象徵,代表我來過這裡,所以雞是家庭的一份子,還要我幫牠取名。
進教堂之前,媽媽問我有沒有帶正式的衣服來,他知道我沒有帶之後,就翻箱倒櫃找出一件洋裝,完全是瘦子在穿的尺寸,他說這是他自己的,我想應該是年輕還瘦的時候在穿的,看起來也稍微泛黃,我們家的年輕人還要我再去沖澡一次,並且媽媽還幫我把洋裝燙好,這一天大家都穿的很正式,做禮拜的日子家家戶戶都慎重以對。
到了下午還是一樣眾人無事可做,隔壁小孩還是照例來家裡串門子,然後做運動,玩雞,今天聊天的時間比較多,我感覺我也更進步了,比較敢和人交流,比較敢開口說英語,比較能夠流暢且清楚的表達意思,他們講的英語的口音我也漸漸習慣了。
晚上在公屋有個聚會,全村的人都來了,台上的講者演講技巧很好,內容也很催淚,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下一次見面就是天堂了」,情緒都被帶起來了,吃過簡單的晚餐之後,因為今天的事情比較少,所以我找到機會和我家的年輕人多聊聊了,我現在終於敢有自信的用英語表達我自己的想法,我們漫步在星空下,然後又遇到其他人,我開始大聊特聊,也發現自己幾乎可以不經思考就講出完整的句子,也不想管對錯,因為他們都聽得懂……
最後一天在村莊工作的日子到了,一大早起來我還是去散步,家裡的男孩帶我到河邊去,我忘了我們怎麼開始聊到水果的,後來聊到甘蔗的時候,他就去河邊的草叢裏面拔一根給我吃,我真的很久沒吃到甘蔗了,味道比以前在台灣吃的還爽口,他也說在斐濟,如果可以啃甘蔗,代表牙很強壯,我跟他說台灣也是一樣的。
這天早上我也陪我們家小孩走到學校去上學,我覺得這裡的小孩真的很幸福,可以快快樂樂的走去上學而不用擔憂會有人忽然拿刀出來砍,而且不分年紀大小都只要上半天課,下午就可以回家輕鬆了。
其實今天也沒在工作,前一天我們工作就分成三組,有一組處理椰子,有一組處理芋頭葉,還有一組是伐木,我倒處理芋頭葉的那一組去,到叢林裡讓我想起在亞馬遜河的日子,這裡的路不算難走,可是也要小心蚊蟲,到芋頭田的時候其實也是斐濟人在工作,我們還是在旁邊納涼,採完芋頭回村莊之後,大家才慢慢的在生火、處裡食物、這裡處理食物的方法都是最天然的,這幾天我吃到的食物都很健康而且原始,沒有任何多餘的加工。
處理食物其實花滿久時間,中間我還回家沖了一次澡,下午的時候我看很多人都開始打排球,然後我也把學士服拿出來拍照了,我們家小孩子帶著我繞全村拍照,直到這天我才把整個村子完全走完,先前真的不知道裡面還有隱藏許多住家,我也發現其實我們家算滿大的,有些家庭根本一眼就可以望穿全部,裡面的房間也沒有那麼多,但也看到有些家庭裡是有大尺寸液晶螢幕電視的,不過每個人的家都滿整潔的。
早上採集的這些食物其實原本是要給村子裡的單親媽媽吃的,但是後來發現單親媽媽都不見了,有些可能去工作,有些不知道去哪裡了,所以到最後這些食物其實是變成我們自己吃掉,吃到所有人都太撐,平常在家他們都是要我自己添食物,所以事先被裝好真的吃不完。
最後一天早上,我雖然睡到自然醒,但其實更早起床,要離開了我還想把村子再走一走,與昨天一樣,走到河邊,看到河水我忽然很感傷,回家檢查最後的行李,當然還要再跟家庭成員拍幾張照,再抱抱雞,離開之後真的天堂才再相遇了嗎……?
時間一到,全村的媽媽幾乎都跑出來了,看他們一個一個都流下眼淚,旁邊的男孩子也是,完全把平常的頑皮都收起來了,忽然變的很平靜,離別永遠是人生需要不斷面對的課題,只要有相遇,就一定會有離開,就像數學的共軛觀念,這兩件事情永遠是同時並存的。
離開的路程很漫長,原先來到村子的時候,很期待離開村子之後的深度探索旅程,現在反而想要賴在村子裡面不走,永遠成為村莊的一分子,我只能一直告訴自己,至少我現在還在斐濟,還沒有離開這個可愛的國家,我還跟這群可愛的人在同一片天空下生活著。
經過崎嶇的路程,到一個看起來沒有很多人的度假村,聽說這個地方只有當地人會來,沒有怎麼接待過外國客人,此的的賣點主要是看海豚,其實住村莊裡面比較舒服呢。
我並不是一個特別熱愛水上活動的人,但是船都開到外海了,天氣又這麼好,海水這麼藍,會游泳就別猶豫了,再不跳會後悔,果然跳下去沒讓我後悔,因為回台灣之後再也泡不到這麼乾淨的海水了,我想像自己是「浩劫重生」的主角,但是我是從太平洋的另外一個島嶼__台灣,因緣際會漂流來到這裡,而這一切是天註定,是緣分……
晚上有營火,沒晚會,是一個沉澱好時刻,只有流星,我許下願望,我不要下次大家再見面是在天堂……
最後一天在斐濟,回到首都,寄出給自己的禮物¬¬__明信片,每次出國的慣例,我想我回到台灣收到的時候會哭。
往島嶼的西邊行,我每次想到那家人的時候總是忍不住想哭,旁邊的每一個人都累了、睡了,我醒著,我還在跟我家男孩傳訊息,文字比面對面交談沒有感情,但是我知道字字句句都是思念,而我仍然強忍淚水著,我多想再聽到他們的聲音……
機場城市,空氣裡滿滿的都是離別的氣息,這一天我只能早早的睡了,明天一早還要起來呼吸斐濟的空氣,回台灣之後就沒有乾淨的空氣了,在這裏每一次換氣都要珍惜著。
一大早的飛機,我家男孩很早起跟我聊天,要登機的時候還是依依不捨,我假裝鎮定的跟他說要登機了,在飛機上我還以為還在斐濟,夢裡不知身是客,跟空少要了一杯卡瓦,他笑笑說沒有,我看我也是醉了……
還是一樣大家都睡了,我慢慢拔出斐濟的SIM卡,我真的離開了,不得不正視這個事實,看著窗外藍色的那一片海,格外平靜,跟台灣是同一片太平洋,有許多細碎的小島,越來越遠,越來越模糊,這一切彷彿是夢,我到現在都還不願意醒來,我不願調回台灣時間,我要遠永遠過Fiji Time……
後記:
小時候我曾經在某一間餐廳看過有關介紹斐濟的雜誌,裡面滿滿的都是漂亮的海,高級的度假村,奢華的房間......那時候我曾發願,長大以後我一定要賺大錢,到那裏買一個島,自己擁有一個別墅,整天在海水裡游泳,在海灘上曬太陽。過了很久很久之後,我甚至忘了自己以前有許過這個願,但是我真的來到這個地方了,住的雖然不是雜誌上的高檔度假村,但是卻過著比台灣還要快樂的生活。當地人覺得,一些老外退休之後花大錢買一個島在上面蓋別墅,在上面裝高尚曬著太陽喝著椰子水,簡直像瘋子一樣,因為當地人到處都能找到自己的秘境,隨時都能慵懶地過著一天的生活,整面海、整片沙灘都是屬於所有人的,不用五星級四星級飯店,這裡夜晚閃亮星空,整個村莊都是多星級飯店,樂土不過就是這樣而已啊!
這個國家、這群人也教會我很多事,在台灣我也許因為課業而漸漸喪失了與人交際的能力,也曾經因為情傷而害怕與人交流,甚至開始封閉自己,更經常在生活中被許多的庸庸碌碌消磨自己對世界的信心,來到這裡讓我找回了人生活在這世界上的一些本能,其實我們本來就應該會這些的,只是我們在追求進步、追求夢想的過程中丟失了,在過度文明的世界裡面我們已不再是真實的自己,每一個人都帶著假面具在狹窄的世界呼吸著看似好不容易才掙來的一口氣,來到斐濟,我不只是身體健康獲得救贖,心靈裡最原始的那一塊也復甦了。
我始終相信,一個人一輩子會去到哪些地方、遇到那些人,都是一出生就註定好的,而且是我們被那個地方選擇了,才有機會到達那個地方,並不是我們作了規劃、付了錢,就一定到得了那個地方。我今年22歲了,在所有團員裡面算老的,我當初只是很單純的希望自己在大學畢業之前可以來一趟不一樣的旅行,也做好了那種出發前會被宣布無法開團的心理準備,所以我是被這個地方雀屏中選的人,冥冥之中一定帶著某些緣份。
這一趟旅行中,我收穫最多的是觀察到當地的小學,我的夢想是當一名小學老師,我不但開始克服對於小孩子的害怕,也開始愛上小孩子們純真的眼神,我想這也是給我職業前的準備,非常難能可貴的經驗,同時我也看到了斐濟學校和台灣學校的許多不同,光看小孩子的氣質就可略知一二,也許可以把好的部分學回台灣,做為以後教學活動的參考。
其實這也是一次深刻的震撼教育,這個國家和我原先想像的差很多,我反而覺得有一點羞愧,因為這裡的人民素質實在太好了,反而是台灣有許多部份該檢討了。
來到這裡我反而覺得不會辛苦,也不覺的是離開舒適圈,反而是來到舒適圈了吧,斐濟的生活方式其實才是我一直在追求的生活方式,不過舒暢是舒暢,卻也學會了珍惜身邊所有的一切,這裡的人相當的知足,總之這是一趟教育之旅,能學到的遠勝於在課室裡所學,所有的感動都能化作生命的養分,我一定還會再來一次這可愛的地方,這裡不但是這輩子第二個家,也是身體心靈的一部分。
2017冬 YMCA國際志工 意涵